

商場如戰場
商場如戰場,這句老話,在新創環境裡面又有新的體會。 對外 我覺得太多新創團隊都因為覺得自己在innovate,或是因為research不夠,他們經營startup的時候都不會想到有什麼對手,有什麼敵人。 這個是有問題的。 在一個每天都不一樣的創業環境,所謂的目標都是假的,因為今天定好明天就變不一樣。 解決方法就是要設立一個敵人,就是假想敵(說真的,其實敵人四處都是,可是通常startup都不想看到)。 Uber就是計程車,Snapchat就是Facebook,沒有鎖定一個敵人,是很難往前衝的。 對內 現在太多團隊把startup氣氛弄得太友善。做生意沒有打仗的感覺,那盆生意一定會倒的。 所以作為一位startup的CEO,在一個打仗的環境,到底應該找什麼人呢? 所有什麼talent,attitude,chemistry,cultural fit,都不夠一件事重要。現在要找的,就是心腹。不是什麼上下屬的關係,而是唇亡齒寒的關係。 (原文轉載自 Leroy 的部落格) --
作者:Leroy Yau / Co-founder of 43 Ventu


跟 DAVID S. ROSE 學簡報技巧 – HOW TO PITCH TO A VC (TED TALK 2007)
其實 David S. Rose 這則 TED Talk 我很早以前就看過,不過當時沒有太大感觸,直到今天在交大加速器中心,對一群為了參加 APEC 而順道參訪交大,來自矽谷、荷蘭、東京、首爾、上海、曼谷、印尼等地的加速器(accelerator)、育成中心(incubator)與創投公司(VC)之專業經理人面前做簡報,介紹 Yes Co-working Space 之後,才驚覺 David S. Rose 的演說可說是相當有參考價值。不管是創業家要對投資人提案,或是一般人要對大眾做簡報,他在演說中所提到的人格特質與簡報技巧,都值得我們反覆思量。 David S. Rose: How to pitch to a VC (TED Talk 2007) http://www.ted.com/talks/david_s_rose_on_pitching_to_vcs/ http://www.myoops.org/main.php?act=course&id=2054 David S. Rose 講話速度很快,開門見山不囉唆的講了一個大重點…… “Ove


是什麼成就了一個好的「創業家」或「人」?
是什麼成就了一個好的「創業家」或「人」?我覺得有三大指標:Passion 熱情、Dedication 奉獻、Contribution 貢獻。 ★ Passion 熱情 「熱情」是由強烈的「情感」與深切的「渴望」所組成的,擁有成功特質的創業家能夠在短時間內告訴你「他的夢想是什麼」與「他正在做哪些事情」在想辦法完成夢想,他或許不是最厲害的演說家,但從他的眼神與談吐中,能感受他對於這非做不可的夢想,有著近乎瘋狂的熱情與信心。 ★ Dedication 奉獻 這幾天跟幾個投資人與創業家朋友聊到上述這個問題,投資人朋友覺得最重要的是創業家的「Sense of Dedication 奉獻精神」,到底願意與真正「奉獻」多少心力在自己的 startup 上。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說「對,創業真的是一條很艱辛的道路,我是一個很認真在打拚的創業家」,但在創業這條艱辛的道路上,有光說不練的奉獻精神是不行的,究竟「願意」實質奉獻到什麼程度,決定了一個創業家的成功與否。 ★ Contribution 貢獻 但只有「Passion 熱情」沒有「Contribution 貢獻」是不


該進大公司還是新創?
該進大公司還是新創?🤔️
先別問這麼多,先告訴我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吧。 不知是不是鳳凰花開的日子將近,外加上我很常轉換跑道的關係,最近特別多朋友向我詢問關於「求職」的相關問題。 最多人問的就是這一題了—「該去大公司還是新創?」 每次被問到這題我都會白眼無限,覺得對方怎麼會問這麼空泛的問題。但說老實話,剛畢業的我也很常到處問學長姐跟長輩這一題,只希望求一個標準答案,好讓我在暈頭轉向找工作之際可以心安一些。這樣的心態我稱為台灣傳統教育的遺毒,從小到大都在努力寫考卷拿分數的我們,從來都是在背答案,很少有時間反思到底自己想要什麼,很難有機會發現其實世界上很多事情不像考卷這麼好答、是沒有標準答案的。 那到底這一題該怎麼回答才好呢?對我來說,這一題是假的,也不該到處問人,真的該問的是你自己才對,真的該問的是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」。 為什麼會問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」呢?因為我認為如果你不知道要成為什麼樣的人,你就永遠不會真正的快樂,無法得到滿足,容易陷入每天都是負能量的無限迴圈中。而這一題得搭配《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?》一書中,作者哈佛商學院教授、 破壞式